類型: 恐怖策略/輪盤賭模擬
內容: 由愛沙尼亞獨立開發者Mike Klubnika制作的《惡魔輪盤》是一款第一人稱恐怖策略游戲,靈感源自俄羅斯輪盤賭。玩家在一間陰暗的俱樂部與惡魔進行霰彈槍輪盤賭對決,游戲采用復古16bit美術風格,色調壓抑,音效充滿工業噪音與尖叫,營造出強烈的緊張感。
玩法: 每局游戲分為三小局,槍膛隨機裝入實彈(紅)與空包彈(藍)。玩家需選擇對自己或惡魔開槍,若對自己開槍且是空包彈,可連開一槍。第二局后引入道具系統(如“放大鏡”查看下一發子彈、“鋸刀”提升傷害),策略性大幅提升。三局全勝可帶錢離開,失敗則觸發“天堂”死亡結局。
媒體評測:
PC Gamer稱“96%好評實至名歸,完美還原輪盤賭的刺激”。
3DM認為“道具系統平衡運氣與策略,但AI有時邏輯詭異”。
玩家點評:
“對自己開槍那一刻,手抖得拿不住鼠標!”
“聯機模式快點出,想和朋友互相坑害。”
2.《博德之門3》(Baldur's Gate 3)
類型: CRPG(電腦角色扮演游戲)
內容: 拉瑞安工作室開發的《博德之門3》是經典CRPG系列的最新作,基于《龍與地下城》第五版規則。玩家創建自定義角色或選擇起源角色(如吸血鬼阿斯代倫、法師蓋爾),在被奪心魔寄生的危機中探索費倫大陸。游戲包含高自由度劇情分支,如與同伴戀愛、背叛陣營或成為絕對之神。
玩法: 回合制戰斗強調地形與技能配合(如推人下懸崖、隱身背刺)。對話選項受種族、職業影響,骰子檢定決定成敗。支持4人聯機,MOD工坊拓展玩法。
媒體評測:
IGN滿分評價:“為CRPG類型樹立新標桿”。
M站97分,2023年評分最高新游戲。
玩家點評:
“200小時還沒打完,每個選擇都影響結局!”
“第三章優化差,但劇情值得忍受卡頓。”
3.《女神異聞錄4:黃金版》(Persona 4 Golden)
類型: JRPG(日式角色扮演)
內容: ATLUS經典作品,主角轉學到稻羽市后卷入連環殺人案,與同伴進入電視世界對抗陰影。游戲融合校園生活模擬與回合制戰斗,白天發展社群(如運動社、戲劇社),夜晚探索迷宮。
玩法: 人格面具(Persona)合成系統為核心,屬性克制決定戰斗節奏。PC版支持4K/60幀,但建模仍顯老舊。
媒體評測:
Polygon稱“現代版《牧場物語》,但內容更豐富”。
玩家批評PSV音源移植差,Denuvo加密導致卡頓。
玩家點評:
“菜菜子太可愛了!劇情治愈又致郁。”
“迷宮重復度高,建議開Safety難度。”
4.《蘇丹的游戲》
類型: 文字冒險/卡牌策略
內容: 國產獨立游戲,玩家扮演大臣參與蘇丹的致命游戲,每七天抽取“殺戮”“縱欲”等卡牌完成任務。高自由度設定允許弒君、揮霍國庫或發展禁忌戀情。
玩法: 卡牌驅動劇情,選擇影響角色命運。140萬字文案,多結局網狀敘事。
媒體評測:
游俠網評“大尺度與深度敘事并存,但部分內容引爭議”。
玩家點評:
“鐵頭線哭死我,國產游戲也能這么敢寫!”
“某些強制劇情雷點,建議官方加跳過選項。”
5.《殺戮尖塔》(Slay the Spire)
類型: 卡牌Roguelike
內容: MegaCrit開發的DBG游戲,玩家選擇鐵衛士、沉默者等角色攀爬高塔。卡牌分攻擊、技能、能力三類,遺物如“冰凍核心”改變流派玩法。
玩法: 路線自由規劃,商店可刪牌或買遺物。進階20級難度遞增,每日挑戰全球排名。
媒體評測:
Rock Paper Shotgun稱“融合卡牌與Roguelike最棒要素”。
玩家點評:
“毒賊流YYDS,500小時還在研究新套路!”
“BOSS遺物選錯直接重開,血壓拉滿。”
6.《廢墟圖書館》(Library of Ruina)
類型: 策略卡牌/RPG
內容: Project Moon開發的暗黑奇幻游戲,玩家作為館長邀請“訪客”戰斗并收集書籍。延續《腦葉公司》世界觀,探討都市階級矛盾。
玩法: 卡牌戰斗結合骰子判定,角色情感等級影響戰力。手繪哥特風格,Boss戰演出震撼。
媒體評測:
Steam特別好評,“卡牌策略天花板之一”。
玩家點評:
“劇情黑深殘,但戰斗系統爽到停不下來!”
“新手教程等于沒有,入門極硬核。”
7.《暗黑地牢》(Darkest Dungeon)
類型: 回合制Roguelike
內容: Red Hook工作室作品,玩家招募英雄探索哥特地牢,承受精神壓力與怪癖折磨。PTSD系統讓角色可能崩潰或爆發潛能。
玩法: 陣型與技能搭配關鍵,治療與減壓成本高昂,常需“棄卒保帥”。
媒體評測:
游民星空8.3分,“深邃戰斗系統與耐玩性突出”。
玩家點評:
“先祖配音太魔性,壓力值滿照樣莽!”
“血月無光?告辭,養生玩家不配。”
8.《光與影:33號遠征隊》
類型: 回合制JRPG(融合動作元素)
內容: 由法國獨立工作室Sandfall Interactive開發的《光與影:33號遠征隊》是一款極具藝術深度的JRPG。游戲背景設定在一個被神秘存在“繪母”威脅的世界,每年繪母會在石碑上寫下數字,年齡大于該數字的人將被抹殺。玩家扮演第33號遠征隊成員,踏上討伐繪母的旅程,探索被災難撕裂的盧明城,揭開遠征隊前67次失敗的真相。
玩法:
策略回合制+實時動作:戰斗采用回合制框架,但融合了魂系動作元素,玩家需精準格擋、閃避敵人攻擊,甚至能在敵人回合反擊。
角色姿態系統:不同角色(如刺劍少女瑪埃爾)擁有“進攻”“防守”“高手”三種姿態,切換姿態可改變技能效果,形成連攜戰術。
符文與靈光點:裝備符文可強化被動能力,通過靈光點系統可解鎖額外符文槽,打造超強Build。
遠程射擊與部位破壞:槍械攻擊雖傷害低,但可破壞敵人弱點,大幅削弱其戰斗力。
媒體評測:
IGN 9分:“回合制與動作的完美融合,敘事震撼”。
M站玩家評分9.7:“藝術性與玩法深度并存”。
玩家點評:
“彈反比《只狼》還難,但成功后的爽感無與倫比!”
“劇情從‘拯救世界’變成‘家庭倫理劇’,轉折太生硬”。
9.《怪物火車2》
類型: Roguelike卡牌DBG(牌庫構筑)+塔防
內容: 作為《怪物火車》續作,本作延續了“地獄反攻天堂”的劇情。因泰坦族腐化天堂,天使與惡魔聯手對抗。玩家需在火車三層車廂部署單位,保護頂層的“薪火之心”。
玩法:
雙氏族組合:選擇主副氏族(共10種),如“流放者”(機動性高)與“薪龍族”(高爆發),搭配英雄進化路線(共60種)。
武器與房間系統:新增武器商店,可合成強化裝備;車廂房間提供全局增益(如“地獄熔爐”加速資源獲取)。
無盡模式與每日挑戰:考驗極限構筑能力,支持全球排行榜。
媒體評測:
AcFun 8.6分:“增量式進化,DBG體驗的完全體”。
3DM:“數值膨脹明顯,但Combo爽感更強”。
玩家點評:
“用‘雞怪+踐踏’疊出500攻,BOSS一回合秒!”
“新手引導依舊稀爛,建議先玩前作”。
10.《星之侵略者》
類型: 機甲卡牌肉鴿+網格戰術
內容: Pengonauts工作室的處女作,玩家操控機甲抵御外星入侵。獨特機制在于“毀滅值”替代生命值——敵人抵達屏幕底部即累積毀滅值,達5點則失敗。
玩法:
卡牌即彈藥:部分機甲可將卡牌作為投射物射出,回收后循環利用。
駕駛員系統:每臺機甲(初始1臺,可解鎖3臺)配備多名駕駛員,能力迥異(如近戰、陷阱、召喚流)。
零數值計算:敵人僅1點HP,戰斗聚焦破盾與位移(借鑒《陷陣之志》)。
媒體評測:
Steam 98%好評:“機制創新,策略深度驚人”3。
3DM 8.5分:“難度梯度設計不佳,但玩法融合無短板”9。
玩家點評:
“把卡牌當子彈射,創意滿分!”6“高難度解鎖太快,新手易勸退”9。